第十六屆國際自動識別技術展覽上,手機查詢超市商品信息系統(tǒng)亮相。工作人員用手機對著超市商品條碼掃描,該商品的價格、產地和防偽等信息立刻顯示出來,這款手機查詢商品系統(tǒng)一亮相就受到客商和觀眾歡迎。吳芒子攝
支撐物聯網的技術,無論是條碼技術、射頻識別(RFID)技術還是傳感技術都已經趨于成熟。全國物品編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常務理事張鐸認為,物聯網的編碼規(guī)則和管理機制已成為發(fā)展物聯網的當務之急。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任張成海強調,物品編碼是物聯網的基礎,物聯網標準體系是物聯網建設的重要內容,該中心將啟動國家物聯網編碼體系建設和國家物聯網標準體系構建工作。
“聯”的信息靠芯片:
芯片寫什么如何寫芯片
物聯網最初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1999年提出,經過10年的發(fā)展,人們對物聯網的認識已比較清晰了,即物聯網是在信息網絡的基礎上,利用數據采集技術和傳感技術,按照標準化的協議,進行物品與網絡連接,以實現對物品的可識別、定位、跟蹤、監(jiān)控和管理等智能化的網絡系統(tǒng)。
從目前對物聯網的認識看,傳統(tǒng)的物聯網,更恰當的稱呼應該是“商聯網”。“商”即商品,商品信息是指與商品有直接關系的生產、物流、銷售以及質量安全等在商品生命周期內的各種信息。張鐸認為,在互聯網上“跑”商品信息,本質上就是“商聯網”。只有在互聯網上“跑”物品信息,才是物聯網。張成海認為,“物”即物品,比商品更廣泛,信息量更豐富,還包括物品的其他信息,如物理屬性、物理環(huán)境、物理形態(tài)等;“聯”即信息傳感設備等自動數據采集系統(tǒng),即應用條碼、射頻識別、傳感、定位等技術采集物品的信息,是“物”與“網”連接的手段;“網”即在信息網絡基礎上,延伸擴展出的對物品的可識別、定位、跟蹤、監(jiān)控和管理等智能化的網絡系統(tǒng),是物聯網信息傳輸的基礎。